您现在的位置:网站主页

文明聚焦

“巧办法”啃下“硬骨头” ——贵州修文县六广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

发布时间:2022-07-25

来源:农民日报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里子”工程,经过长期以来的厕所革命,农村厕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新厕“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的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治厕”仍然是“硬骨头”。近年来,贵州省修文县六广镇从问题入手,想出很多妙招,有效化解了改厕带来的新问题。

  “庄稼要靠粪当家”

  是第一块“硬骨头”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没有粪便臭,哪有五谷香”。在农村,以粪作肥的思想历来就有,在老一辈人心中这样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于是,有的群众在室内修起了新厕所,室外仍留着旧厕所,要转变旧思想,难。

  旧俗难改的关键就是“粪当家”的思想根深蒂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六广镇开展治厕工作的第一个“巧办法”就是资源整合。

  通过整合农业生产项目资源,六广镇为群众送来了肥料等农资物品,累计发放肥料近300吨,肥料的发放,打消了很多老百姓的改厕忧虑。“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治厕工作,要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说服老百姓放弃旱厕可就容易多了!”六广镇农业中心负责人徐德伟说。

  “新建厕所要花钱”

  是第二块“硬骨头”

  旧厕改新厕,前期修建要花一笔费用;后期冲水使用及维护,也是一笔费用。对一些“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村民来说,改厕就卡在了这一关。要在“看不见直接收益”的治厕上接受凭空来的一笔“硬”支出,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六广镇开展治厕工作的第二个“巧办法”就是奖补结合。

  所谓奖补结合,就是在全镇推行“补贴3000元+奖励1000标砖”的新模式,动工即奖,完工补贴。群众参与治厕工作,挖坑动工即可向政府申请领取1000块标砖,厕所改建完成经过验收后,还可以领取3000元的补贴。补贴是为了让群众动起来,而奖励则是为了让群众快起来。

  截至目前,六广镇已有699户村民积极参与到治厕改厕工作中来,其中487户村民已经完成厕改。

  “新厕旧用难维护”

  是第三块“硬骨头”

  “头天新,二天旧,三天臭”,这是部分村民旧厕改新厕后疏于维护的结果。“治厕”难治,核心其实不仅在“建”和“改”,更在后期的“用”和“管”,要让老百姓扭转经年累月养成的生活习惯,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六广镇治厕工作的第三个“巧办法”就是比学赶超。

  所谓比学赶超,就是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让村民在维护环境卫生、严格垃圾分类、维护文明新风等方面比思想、比行为、比习惯、比成效,做得好的由村党支部给予奖励,在红榜上表彰,做得不好的也要在黑榜上进行晾晒。

  同时,为了让治厕成效管常管长,六广镇还建立了“班子联村、部门包村、农业中心到村”的工作机制,班子带头,干部“靠前”,农业中心“驻地”指导,从“建”到“用”,教方法、督进度、转观念,从技术指导到理念宣传,不断推动治厕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厕所是小事,但小事里也有大民生,治厕工作既是硬件的提升,也是观念的扭转,优厕优民生,六广镇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