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修文文明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回应中央“凝心铸魂”的要求,修文县以“忠心向党铸忠诚、良心报国谋复兴、初心为民担使命、诚心为事强本领、清心修己立大德”为内容,提出“五心铸魂”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立足阳明文化,深入研究“两个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忠心、良心、初心、诚心、清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年轻干部一定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时时从内心深处进行检视,找到“心中贼”,破除“心中贼”。
“心中贼”是看不透。人的幸福只在自由和奉献,而不在索取,心里敞亮,没有私欲之蔽,便是天理昭明。《传习录》上说,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性”即人的“本性”,“本性”即是“本心”。《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凡此种种,均认为人的修养,只是在“本性”上用功。王阳明告诫弟子“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说的是你只管按部就班地付出、经营,不要急功近利,时机成熟时,自然有收获。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正是要在“本心”上下功夫,使人心“得其正”。
“心中贼”是想不通。有的人喜欢攀比,比较之下总觉得自己奉献太多、干的工作很辛苦,而获得的回报与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成正比;有的人觉得自己资历老,“没有功劳有苦劳”,但得到的太少。于是心里不平衡,想不通。越想不通,心里的淤阻堆积就越多,就越是和自己较劲,非得要做到某种程度,非得要得到某种东西,于是思想染尘。一旦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内心开始有心理落差,各种烦恼随之产生,如果找不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只会在负能量当中越陷越深。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是在实践和学习中锻炼出来的,由于消极心理的作用,想不通的人往往心存惰性,不愿学习、锻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在事上磨”,遇事能想通,从而豁达、泰然。
“心中贼”是放不下。人生只有三天:回不去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说不准的明天。人生真正的起点,不是出生那一天,而是放下过去那一刻。放下,才能迈开轻盈的脚步,去迎接崭新的一天。如果偏执一念,反复纠结,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耽误和失去更多的美好。想要得到什么,不是纠缠不放,而是摊开手让其自由。境由心生,怀抱着烦恼不放手,哪有心情享受生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一心在“持志”上,放下好名好利的功夫。所以王阳明说“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心中贼”是求不得。王阳明《咏良知四首》中说“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说的是有的人整天忧心忡忡、忙忙碌碌,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追求些什么。只是心不净,私欲太重,想不该想的,整日忙于名利之争,追求一些永远无法实现的东西,以至于徒增烦恼,甚至迷失自己。要坚定理想信念,平常心处事,才能真正彰显为民之心、利他之心。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强化学习,凝心铸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抱“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心态,只管耕耘,不记得失,在个人名利上“不动心”。
作者:李小龙
责任编辑:陈琴
一审:陈祺 二审:付镜桦 三审:李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