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主页

文明创建

修文县龙场街道龙潭社区:巧用“四则运算” 答好为民服务“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4-12-04

来源:修文文明网

今年以来,修文县龙场街道龙潭社区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排队抓尾、双整双创”为抓手,探索“四则运算”工作法,将创新与务实并行,服务与发展共融,通过资源整合的“加法”、服务距离的“减法”、稳岗就业的“乘法”以及排忧解难的“除法”,龙潭社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和谐、繁荣、宜居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

2d6962f3e8c74c3baa697ccd4338d773_s.png

整合资源,用“加法”添动力

龙潭社区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一条龙”服务体系,将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双报到党员”和“高校志愿者”的作用,再加上政策资源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挖掘队伍资源、联络企业资源、用活政策资源,'三源合力'让我们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整合。”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夏云杰说。

截至2024年11月,龙潭社区活用衔接资金利益联结机制,共申报衔接资金7个,总额达到579万元,用于发展4个产业项目,帮助24人实现了稳岗就业,同时针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儿童、弱势群体和病患等特殊群体,社区分级分类发放了医疗、教育、就业、残疾等分红收益。截至目前,社区已收到分红资金53万元,并发放了各类分红资金44万元,覆盖了社区所有群众,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

93e36a5aaa494fe2acc6e4b4f9395f2d_s.jpg

贴心服务,用“减法”暖民心

为了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枢纽功能,龙潭社区打造集就业、就学、法律咨询等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并设立帮办代办窗口,搭建便捷通道,让居民享受到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针对社区儿童,社区开设了周末小课堂、幸福书院、托管中心等,以“托+管+教”的方式,提供作业辅导、课外阅读、防溺水安全宣讲等志愿服务。2024年以来,共开展周末课堂36次,暑期课堂1次。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龙潭社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关键作用。为了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温暖关怀深植民心,龙潭社区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11场涵盖文艺演出、知识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激发了搬迁群众自我求变的内生动力。

e03d591e84834181b1b95438289668c9_s.jpg

多措并举,用“乘法”稳就业

乐业才能安居,稳定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必答题”,龙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引导就业创业。一是开展“点单培训”,社区提供了叉车、缝纫、种植、家政、育婴师、厨师等多项培训项目,参与人次达到400余人次。二是积极引进扶贫车间和企业,通过“产业兴岗”带动就业,目前,社区已引进3个扶贫车间和2个企业,涉及手工制作、床上用品加工和服装加工等领域,累计吸纳解决就业76余人。三是通过“剖析政策”帮助居民创业,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宣传创业政策和破解创业难题等措施,社区累计帮助4户居民申请了小额贷款,实现了惠民纾困的目标。

“以前老想着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现在有了这个扶贫车间,我能够在家门口工作,下班了还能接孩子,看着孩子在身边长大是最幸福的事。”扶贫车间里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4c07915fbae44bac831d61c2950b033f_s.png

排忧解难,用“除法”纾民困

为了解决居民的难题和困扰,龙潭社区实行了“四单工作法”,搭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基层治理体系,设立了居民意见箱和服务热线,并召开了3次社情民意会,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成功解决了各类问题32件,群众满意率达到了100%。龙潭社区注重物防和人防相结合,组建了“网格员+楼栋长+巡逻队”的矛盾排查队伍,开展了240余次巡逻工作,同时安装了高清监控77台和万物互联设备42台,并接入了“雪亮工程”,为社区的社会治安治理、群防群治、便民服务提供了有效支撑。

作者:宋芳芳



责任编辑:陈琴    

一审:杨丽芳  二审:王艳  三审:李忠玉